聚谷氨酸作用
一、聚谷氨酸是什么?
聚谷氨酸是一种在1933年被发现的生物高分子材料,主要存在于纳豆发酵物中。它是一种水溶性、可生物降解且无毒的物质,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,具有超强吸附能力。
二、聚谷氨酸在农业中的作用
提高肥料利用率
聚谷氨酸作为增效肥料的助剂,能让肥料利用率从30%-35%提高到40%-50%,平均提高8%。
一般可以使作物增产10%-35%,根茎类作物增产可达30%-60%以上。
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
第一阶段:聚谷氨酸作用于肥料,通过超强的吸水保水能力,形成水膜包住肥料养分,延长肥料释放时间,减少养分流失。
第二阶段:作用于植物,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植物抗逆能力。
第三阶段:聚谷氨酸被降解为单体谷氨酸,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。
具体功能作用
双向调节土壤酸碱值:聚谷氨酸对酸、碱都有缓冲能力,能有效平衡土壤酸碱值,避免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导致的酸性土质和土壤板结。
螯合营养元素:聚谷氨酸具有多阴电性,能阻止硫酸根、磷酸根等离子与钙离子、镁离子及微量元素的结合,避免产生低溶解性盐类和沉淀,促进中微量元素与磷肥等养分的吸收利用。同时,它还能提高土壤中阳离子的交换能力,暂时储存并缓慢释放阳离子,如钙离子、镁离子等中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铁、锰、铜、锌等。
逆境中抗病能力强:聚谷氨酸能促进植物根部生长,刺激根毛新生和根系生长,保证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。在干旱、盐碱、低温等逆境条件下,它能显著提高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,增强抗氧化酶活性,缓解逆境胁迫对植物根系的损伤。
减少肥料用量,增加产量:聚谷氨酸能延长肥料有效期,作物在同等生长环境下可减少化肥用量10%-20%,同时增加质量和产量,为农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,降低农民成本。
三、聚谷氨酸增效肥料的生产工艺
聚谷氨酸增效复合肥
在普通复合肥生产基础上,以聚谷氨酸、磷酸一铵、尿素、氯化钾或硫酸钾、生物菌剂、缓释剂为主要原料,按一定配比混合,控制工艺指标造粒,冷却固化成颗粒,获得养分分布均匀、颗粒性状良好的复合肥料。
利用现有高塔复合肥生产装置或氨酸法复合肥生产装置,直接添加6-8kg聚谷氨酸发酵液增效复合肥。在普通复合肥生产装置上增加聚谷氨酸加料罐即可。
聚谷氨酸菌肥、水溶肥
菌肥:在颗粒有菌肥造粒工序添加15-25kg聚谷氨酸发酵液,还可以在包膜机上用柱塞泵打入做肥料裹菌用的粘接剂,生产出颗粒好看且有浓郁香味的高档特肥。
液体水溶肥:添加60-100kg/吨发酵液做增效剂,根据增效剂有效成分含量,直接加入水溶肥中,具体调整根据厂家设备、工艺及成本。
固体水溶肥:添加25%含量的聚谷氨酸粉剂,添加量为2-4kg/吨,根据增效剂有效成分含量,直接加入固体水溶肥中,具体调整根据厂家设备、工艺及成本。
四、聚谷氨酸增效肥料施用后的效果
作物叶片肥厚,颜色变深,光合作用加强。
作物根系发达,作物不倒伏,块茎类作物增产显著,如土豆能增产30%左右。
作物抗逆性大幅增加,显著抗倒春寒、抗旱、抗盐、抗病。
作物产品品质大幅提高,果品增甜,储存,稳定性增强。